西方哲学史

2020-09-06

cover

哲学史,尤其是西方哲学史中最重要的一些著作,记录了人类探索自身本性和社会本质的进程,对于理解人类的社会性和社会制度的演化有巨大的帮助。这本书简要介绍了 27 部西方哲学的经典,可以快速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和重要思想。

「理想国」——柏拉图

要点

  • 洞穴中的囚徒:真实世界的本质是形式,形式是一种思考方式,但无法通过形式认识本质,只有哲学家才会做出本质思考。
  •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但在柏拉图年轻时就已经被公投处死了,但「理想国」一书基本是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柏拉图自己的观点。
  • 「理想国」主体讨论的两种观点:
    • 公正是不存在的,权力可以为一切事情正名。从个人回报而言,付出大于回报是终极的诉求,与公正与否无关。
    • 公正是自我保护的措施,是为了逃脱处罚,一旦保证不会被处罚,则不会有人坚持做公正的事。
  • 「理想国」主要讨论的是什么是公正,即什么是正确的事,柏拉图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人类生活最好方式”,而由于他判断对于个人公正的判断与国家公正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也关注了国家公正的讨论。
  • 本书中讨论的国家制度中包含了统治者的训练与培养、国家托儿所与选择性生育制度。
  • 理想国包含一种金属神话,即上帝创造人时在其身体中加入了不同的金属,不同金属代表不同的阶段,是一种阶级宿命论。
  • 国家与个人应该拥有四种品质:智慧、勇敢、自律、公正。
  • 灵魂应该包含三个部分:理性、精神与欲望。
  • 如何产生理想国中的政治制度,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可以驾驭国家治理的知识并统治好国家。
  • 柏拉图的四种不公正的例子
    • 荣誉政治,由军事荣誉促动的国家
    • 寡头政治,财富即是美德
    • 民主,即所有人统治国家
    • 暴政,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

批判

  • 国家与个人不具有类比性,无法从国家公正来推导个人公正
  • 只有统治者才能做到公正,是坚定不移的“精英统治论”者
  • 对于公正的定义不清晰,认为公正是一种心灵状态
  • 有欺骗性的内容,例如选择性生育中可能包含欺骗性政策
  • 对集权主义的合理化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要点

  • 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对哲学的探讨已经不再是形而上的概念表达,而已经向现实世界拓展,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
  • 虽然理解起来有困难,内容也较为晦涩,但作为伦理学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心话题非常明确,就是“应该怎么生活”。
  • 本书认为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最终的追求,对于幸福的人生(繁荣的人生)的追求是终极的行为驱动力。
  • 人类与动物所区别的一种特性(尔刚)在于其善良的理性行为,故认为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 与当今美德概念不同,本书中的美德不具有道德判断的含义,而是意味着品性方面的卓越。本书认为美德分为道德上和智力上的,对应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
  • 中庸之道是一种重要的信条,其含义为美德都存在于两种极端缺陷之间,例如勇敢在怯弱与莽撞之间,温和在害羞和无耻之间等等,这种度的判断较易受到环境和偏好的影响。
  • 人的行为受到自我判断的影响,但与有目的行为不同,如果是无意图行为或非自愿行为,则不应受到有罪判断。无意图行为是指来自强迫或无知的行为,而非自愿行为是指非主动有意为之的行为,区分是前者会有悔恨性质,而后者不存在。
  •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这种情况最重要的特征是自愿性,即明知某些选择会更好,但自愿选择了较差的方式,这里的好坏是看是否可以达到幸福的人生。
  • 本书认为充满沉思的人生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过的人生。

批判

  • 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给出了基本的设定,认为理性行为是人性的根本,但这样的假设是之后大量哲学家所不认同的,例如萨特的存在主义不认为有预先设定的人性假设,而是选择导致的。
  • 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是最具有价值的生活方式,然而具体的人生价值判定是很难被比较和衡量的,并不具有比较性。
  • 亚里士多德更多的聚焦于个人对幸福人生追求的这个点,这导致其陷入利己主义中。
  • 对于很多价值和习俗,亚里士多德表现出的是接受和全盘认可的态度,如奴隶制与古雅典的各种价值观,并没有进行解析。
  • 沉思作为最好的人生方式可能导出精英统治论的结果,因为底层人很难拥有沉思的人生。
  • 对于应该怎样生活,亚里士多德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明,甚至关于强调美德之举和沉思人生之间出现了自相矛盾。

「哲学的慰藉」——波爱修斯

要点

  • 波爱修斯因反对国王而被处死,在监狱中,他写下了「哲学的慰藉」一书,将哲学比作一个女人,身高在常人的身高和极高的高度之间波动,难以测量。衣襟底部绣着 π,顶端绣着 θ,π 代表着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而 θ 代表着沉思哲学,包括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书中,哲学被作为一种自我安慰的形式存在。
  • 哲学唤醒了他的记忆,所以其观点可能是:知识是一种回忆。
  • 真正的哲学家不应受到命运的影响,命运的本质就是变化无常,自由、财富、声望等身外之物不应能影响幸福,而应该从内部去挖掘。
  • 只有有德之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回报,恶行之人的兴旺发达是虚假的、表面的,事实上他们低于人类而更值得同情。
  • 本书中解释了上帝和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可以自主做出选择,而上帝对人类选择的预知超出人的理解范畴,因为上帝本身是超越时间的,未来与过去对其没有区别,所以上帝的无所不知与人的自主选择是相容的。

批判

  • 本书作为波爱修斯在狱中被剥夺一切等待死刑时写下的内容,其动机有待验证,对于所有事物的合理化可能与其处境有直接联系,例如其斯多葛主义倾向,事实上很可能因为其已经被剥夺了一切,在慰藉中不得不承认外部事物对幸福没有影响,但事实上例如亚里士多德是非常强调一定量的财富与子女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要点

  • 本书写自马基雅维利被放逐期间,他希望借此书重回君主顾问的地位,但未能如愿。与常人希望君主可以树立道德榜样不同,本书强调成功的君主应该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做最好的事情,可能期间有伪装和残酷、强力和诡诈,都是君主本应有的特质。
  •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极坏的,人们通过撒谎避开危险,而且他们极为贪婪,此时君主需要通过恐惧来实现有效的统治,尽可能做到“让人爱戴和畏惧”,如果只能选择其一,则应该选择“畏惧”。对于一个君主而言,首先要认识到人是变化无常的这个事实。并且对于君主,表象是本质,人们只会对表象做出反应,而不会按照真实的情况去认识他,因此君主应该控制自己的表现。
  • 雷厉风行被认为是君主重要的美德,即快速有效的做确保国家安全和持续繁荣的事情,为此可以欺骗、谋杀甚至屠杀。书中大力赞扬了波几亚的做法,即通过暴力压制征服的地区,之后又通过杀死暴力实施者来平复民众的情绪。通过波几亚和阿加索克利斯的对比,他表达出如果出于公众利益的雷厉风行是正当的,但出于个人利益导致公众利益受损的暴政则不是真正的雷利风行。
  • 对「君主论」还包含了一些诠释行为:例如卢梭认为该书是对暴君的讽刺,而非真正表达对暴君的认同;该书是否与道德无关,事实上本书反对无限制的残暴,认为残暴有时是必要的手段,是为了防止更大的残暴的出现,从而甚至带有一定的道德性;政治上的“脏手”是必要的,所以政治家需要遵循一种与常人不同的,更适合自己的道德模式。

批判

  • 该书提倡不道德的手段在政治中的运用,马基雅维利认为对脏手是否属于正当的判断,只能从结果出发,没有其他的判断方法。
  • 本书过于愤世嫉俗,其对人性的评价过低。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

要点

  • 笛卡尔因此书而被封为现代哲学之父。
  • 笛卡尔式的怀疑是指怀疑所有的事情,只把确定正确的放回以保证理论基础是足够坚实的。
  • 怀疑论在各个方面都在对事物做出怀疑,认为感官感受到的也是迷惑人的,需要进行辨别的。甚至笛卡尔也在怀疑怀疑论本身,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即“我思故我在”。也就是可以怀疑一切,但只要还在思考,无论思考的结果如何,但一定肯定了这个思考者的存在,这是“我思故我在”的本质。
  • 思考的独立存在性说明笛卡尔的理论中精神与肉体是分离的,故被称为是二元论。然而他也相信精神与肉体是可以互动的,所以也被称为是互动论。
  • 笛卡尔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需要通过思考和理性获得知识,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获得知识的。
  • 怀疑论会导致绝对怀疑,虽然有了我思的不动本质,但依然很难在怀疑论中构建世界观,于是笛卡尔想办法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并通过上帝存在且上帝是善良不欺骗的,用以证明被理性清楚理解的概念是可信的。

批判

  • 怀疑论并没有怀疑一切。
  • 对于上帝存在的论证是循环论证,而且论证有明显的逻辑问题。
  • 二元论并不被广泛接受,因为无法说明为何非物质的精神会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

「利维坦」——霍布斯

要点

  • 利维坦是神话中的一种怪物,在这里被用于形容强大的政权,而本书讨论的就是为何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一些权力而服从于政治的统治,其主题即为社会契约,即个人通过签订社会契约,同时放弃一些权力和本性,从而获得保护和利益。
  • 首先需要探讨自然社会下的人类行动,霍布斯认为自然社会下,人以个人逐利为目的,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因为没有社会规则,就不会有守信行为,任何时候都是短期逐利为目的的,这种人生是“孤独、贫穷、龌龊、野蛮和短暂”的。
  • 人性行为的理性过程就是彼此之间订立一个社会契约,通过放弃部分的自由来换取和平和安全,而获取这部分自由的最高统治者需要有力量来保证他人的安全并保证契约的实施。霍布斯对于自然状态的描述是正确的,而论证也是合理的,所以强大的最高统治者可以维持和平也就是合理的。这里他并不认为所有人都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而主动签订了社会契约,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们需要被动去接受这种方式,而且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理解政治制度变迁的方式。
  • 最高统治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最终会表面化为一个个人形象,所以霍布斯比较倾向于君主制,而不是议会制或者集体权力制度,但又不是君权神授的这种方式,只是有一个个人代表了这种社会契约中的最高权力。
  • 对于自然状态的描述非常类似于囚徒困境,在没有契约或约束的情况下,所有人最理性的选择并不会带来群体的最优选择,所以构建社会契约是一种重要的群体决策的优化手段。

批判

  • 对于人性的假设是非常黑暗的,是完全利己主义的,如果这是人性的本质,由于国家与国家并不太可能出现最高统治者,所以就不可能有和平,长期战争是常态。
  • 对于人性的假设证明人在可以违背规则谋取私利而不被惩罚时一定会这样做,合理化社会寄生虫的存在。
  • 自然状态的描述是完全杜撰的,并不存在完全自然状态的人类社会,而主要是为了兜售君主制,但事实上其本身也支持集体权力制度。
  • 最高统治者维持社会和平的观点将直接推出集权主义的倾向,然而霍布斯并不认为集权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最高统治者过于倾向于集权统治,则可能自然状态会是更好的选择。

「伦理学」——斯宾诺莎

要点

  • 伦理学的全名叫做「用几何方式论证的伦理学」,其目的在于使用类似欧几里得几何论的方式来通过公理、定理和推导来证明伦理学问题。斯宾诺莎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不是经验主义者,他认为应该采用理性的方式来理解世界。
  • 为了严密的对伦理学进行推导,本书的第一分部不得不讨论物质和上帝的关系,而最终的结论是物质和上帝是一回事,即世界上只有一种实体存在,那就是物质,即一元论。然而他并不是泛神论者,即他并不认为世界就是上帝,而是认为所有上帝的特征都以某种表征方式表现在这个世界上,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无神论者。
  • 斯宾诺莎认为精神和肉体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笛卡尔认为的二元论。
  • 自由是其道德理论的核心,在其理论中,因果链是事情发生的根因,人无法逃脱因果链,所有做的事情都是由前因所决定的,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外因的驾驭,而理解内在驱动力,由内因推动决定,就是自由的。
  • 对上帝理性的爱被看做是最重要通往自由的道路。

批判

  • 虽然斯宾诺莎的证明已经基本是无神论的观点,但其依然引入了上帝的概念,并将对上帝的爱放在其生活的核心。
  • 斯宾诺莎认为没有外因的情况,仅凭内因做出的选择是自由选择,但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是一种奢望。
  • 将理性思考看做是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唯一途径,对于理性过于乐观。

「人类理解论」——洛克

要点

  •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五官获得的,属经验主义者,与理性主义和固有观念说相反。本书主要探讨认识论范畴,即我们能知道什么,思想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 洛克认为“没有与生俱来的原则”,其论证方法是,如果有“与生俱来的原则”,那么就会有明显的共识,但事实上大家对原则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很多也都是后天习得的。而且如果有天生的原则,则这类原则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应该比成年人更加明显,但同样没有。
  • 本书将人类的对世界的认识称之为观念,观念是来自于经验的,例如色盲患者无法对色彩产生观念,因为他们对色彩缺乏经验。
  • 本书将观念属性划分为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第一属性是自身固有的,例如形状,固态液态等。第二属性是人类的观念,例如颜色、温度、味道等,这些是固有属性对人的感官系统作用而产生的。
  • 对于个人同一性的讨论,即一艘船,如果不断更换其零件,直到原来的零件被彻底更换了,还是同一艘船吗?洛克的解释是意识连贯性和一致性是同一性的判断标准,即如果一个人的意识是连贯的,则其就是同一个人,如果一个人突然变更了意识主体,则不再是同一个人。而并没有讨论没有意识的物体的同一性。
  • 同时本书讨论了语言的本质,认为语言是观念交流的载体,而语言系统的建立是在精确性与有效性之间的折中,寻找一个点使得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观念而又不会有过高的成本。

批判

  • 语言学家发现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孩子在儿童时期的语法错误也非常类似,被称为“语言习得机制”,这种机制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都是类似的,这严重挑战了经验主义没有先天知识的说法。
  • 洛克认为第一属性更加倾向于事物的真实状态,但事实上所有事物的状态认知都来自于对事物的感知,所以有些哲学家认为我们无法认识思想内涵之外的任何内容。
  • 洛克对观念的解释使其像是脑中的一张图,但没有描述应该如何理解和解释这张图,也就是没有解释思想过程。
  • 意识的连续性是判断同一性的标准导出了记忆是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个体的标准,而记忆缺失在人群中非常常见,那么是否有记忆的可传递性,即老年记得中年的事儿,中年记得少年的事儿,那么老年和少年是同一个个体吗?按照洛克的理论,他们是同一个人,但不是同一个个人,无法因为少年的事对老年追责,如果他忘记了。

待续……